在本届安博会上,最吸引目光的产品就是各个企业推出的无人机了,海康威视等多个企业都展出了自己的无人机产品。这似乎也成为了本届安博会的一个亮点。
2015安博会海康威视无人机
那么无人机有哪些应用和优势呢?
工作原理:利用携带摄像机装置的无人机,开展大规模航拍,实现空中俯瞰的效果。
推荐理由:谷歌和腾讯街景都“Out”了,那一辆辆的街景车一遍一遍地压马路,说不定哪天就把你我的正脸给拍进去了,但无人机就大不一样了,其拍摄的街景图片不仅有一种鸟瞰世界的视角,还带有些许艺术气息。别忘了,在常年云遮雾罩的地区,遥感卫星不够灵光的时候,无人机可要冲锋陷阵。
工作原理:装配有高清数码摄像机和照相机以及GPS定位系统的无人机,可沿电网进行定位自主巡航,实时传送拍摄影像,监控人员可在电脑上同步收看与操控。
推荐理由:采用传统的人工电力巡线方式,条件艰苦,效率低下,一线的电力巡查工偶尔会遭遇“被狗撵”“被蛇咬”的危险。无人机实现了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巡检,提高了电力线路巡检的工作效率、应急抢险水平和供电可靠率。而在山洪暴发、地震灾害等紧急情况下,无人机可对线路的潜在危险,诸如塔基陷落等问题进行勘测与紧急排查,丝毫不受路面状况影响,既免去攀爬杆塔之苦,又能勘测到人眼的视觉死角,对于迅速恢复供电很有帮助。
3.应用领域:环保
4.应用领域:确权问题
5.应用领域:农业保险
6.应用领域:快递
7.应用领域:影视剧拍摄
8.应用领域:灾后救援
工作原理:利用搭载了高清拍摄装置的无人机对受灾地区进行航拍,提供一手的最新影像。
推荐理由:无人机动作迅速,起飞至降落仅7分钟,就已完成了100,000平方米的航拍,对于争分夺秒的灾后救援工作而言,意义非凡。此外,无人机保障了救援工作的安全,通过航拍的形式,避免了那些可能存在塌方的危险地带,将为合理分配救援力量、确定救灾重点区域、选择安全救援路线以及灾后重建选址等提供很有价值的参考。此外,无人机可实时全方位地实时监测受灾地区的情况,以防引发次生灾害。其实,无人机又岂止有八大热门应用领域,十大二十大已然不止。在这种热度之下,又有民用无人机牌照的出炉,势必催生无人机日益走向大众化。但笔者有些担心,未来会不会出现无人机漫天飞舞的局面?到那时,无人机的大规模民用,究竟是福是祸?也未可知。在无人机走进千家万户之前,无人机的不安全因素仍不容忽视,毕竟,无人机会对空域的正常管理造成影响,也会带来侵犯隐私等一系列安全问题,因此,“管”字当头,无人机才能越飞越高。
其实无人机的应用远远不至这些,如数字城市、城市规划、国土资源调查土地调查执法、矿产资源开发、森林防火监测、防汛抗旱、环境监测、边防监控、军事侦察和警情消防监控等行业,以及其他可以用到无人机作业的特种行业。
大范围—— 与出动多辆警车执行任务相比较,无人机可以低空飞行、路径短、速度快、变换视角灵活、活动范围大,有利于交通管理部门快速、高效地控制局面。
高效率——无人机的地勤和机务准备时间短,可随时出动,与载人通用飞机、载人直升机,或其他交通工具相比,具有低投入、高效益的特点。
低风险——在参与城市交通管理过程中,无人机能够在灾害天气或者受污染的环境下执行高危险性的任务等。实践表明,无人机在沙尘暴探测,化学品污染、放射性污染监测方面,确实具有比载人通用飞机、载人直升机,或其他交通工具无可比拟的优势。
航联网——与其他传统飞行器比较,航联网使得无人机可以在线使用。无人机在选择应用软件和系统后,发挥出“一架抵多架”的功能;航联网使无人机系统集成度高、智能化高、综合效率高;航联网为无人机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设计留有空间,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升级,提高品质,增加功能;航联网使无人机多用途平台安稳性好、实用性强;航联网使得无人机达到“绿色低碳一环保”标准,并引领航空科技进步。
以少替多——无人机在参与城市交通管理中能够以较少的架数代替较多的地面警力完成同样的任务,有助于节省人力和降低勤务成本。
机动灵活——在参与城市交通管理中无人机既能够飞行在高速道路和桥梁道路之上,又能穿行在高楼大厦之间,甚至可以穿过隧道进行事故现场的勘查和取证,表现出特有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应急救援——在遇到地震、洪灾、海啸、暴雪等自然灾害时,地面交通全部瘫痪,有人驾驶飞机和直升机进入存在危险,无人机可以立即出动,深入现场观察实况,投入航拍,搜索人员、建立通信中继,空投急救药品抢救伤员。
治安防范——无人机在参与城市交通管理时,既能对肇事逃逸车辆紧追不合取证,又能对肇事逃逸者预先警告,然后择机应对,采用施放催泪瓦斯、投射捕捉器等手段。
--------